2015年3月9日,省科协、省气象局组织省农业防灾减灾研究会、省气象学会20多位专家,对2015年度黑龙江省农业年景和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预测。
专家预测:2015年我省气候总趋势为气温接近常年略高,生长季(5-9月)热量少于近几年,降水正常。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可能有:春季西南部干旱、春季东部局地内涝、凌汛、东部春汛、森林火灾、夏季阶段性低温、农林病虫鼠害、盛夏局地洪涝等,总体上为中度程度;农业年景属平丰年(与近五年平均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nnbsp; 一、气候、水文背景
2014-2015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3.4℃,比历年同期偏高1.0℃。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4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54%;比去年同期偏少21%。
从3月8日土壤墒情观测结果分析,耕层土壤甘南、哈尔滨、铁力、齐齐哈尔、通河、鸡东、东宁、肇东、兰西和黑河共10个县(市)偏旱;黑河部分地区、齐齐哈尔局部、哈尔滨部分地区、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东北部及嘉荫等共29个县(市)偏涝;其它县(市)土壤相对湿度在70%~90%之间,墒情正常。
2014年入冬以来,除牡丹江、倭肯河来水量偏少外,其它主要江河来水量均多于常年。
全省有灌溉任务的9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37.7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32.51亿)多蓄5.23亿立方米,可用水量27.69亿立方米。
二、2015年农业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1.气候趋势与农业年景分析
预计2015年气温接近常年略高,生长季热量少于近5年;降水正常。
春季气温正常略高,春季降水正常略多。终霜正常略早,比去年晚一周左右。
夏季气温正常略低,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夏季降水正常,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
秋季气温正常略高,降水正常略少,初霜正常略晚。
综合气候预测及相关资料分析:2015年气温接近常年略高,生长季热量少于近5年;降水正常。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春季东部地区局地内涝、春季西南部干旱、夏季局地干旱、夏季阶段性低温以及盛夏局地短时洪涝。从总体气象条件分析:2015年农业气象年景属平丰年(与近五年平均比较)。
2.冰坝凌汛、春汛、春季来水及夏汛洪水分析
预计2015年开江日期略有提前,其中嫩江江桥段、雅鲁河、穆棱河较常年提前较多;牡丹江、倭肯河较常年偏晚。预计黑龙江上游、松花江中下游发生冰坝的可能性不大,局部可能发生卡塞。东部中小河流发生春汛可能性大。预计今年春季我省大部分江河、水库来水量接近常年。
预计我省夏汛(6-9月)整体属于中水年份。其中:黑龙江、嫩江、松花江为中水年份;乌苏里江为中水偏低年份。中等河流:绥芬河、通肯河、汤旺河为中水偏高年份;拉林河、牡丹江、倭肯河、穆棱河、挠力河、雅鲁河、乌裕尔河为中水偏低年份;蚂蚁河、呼兰河、甘河、呼玛河、诺敏河、额木尔河、逊比拉河为中水年份。
预计松花江哈尔滨站4月10日左右开江,凌汛最高水位117.00米上下,最大流量1600m3/s左右,夏汛最高水位在117.50米上下,最大流量为5000立方米/秒左右。
3.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发生趋势分析
预计今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总体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将重于常年,且病害风险性大于虫害。水稻稻瘟病在水稻主产区有重暴发风险,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斑病呈重发趋势。二代黏虫仍有一定程度发生,三代黏虫有局部重发生风险;玉米螟总体发生程度较近几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将达偏重发生,并呈南部重于北部特点。农田草荒将重于常年。部分春涝地区药害会较常年加重。鼠密度仍处在较高水平。
4.春季森林火险分析
预计春季火险趋势全省各林区火险等级略偏高,其中大兴安岭林区偏高,是今年防范的重点。春防开始期大部林区正常略早,高火险开始期大部林区略早,高火险日数正常,春防结束期有可能拖后。
5.森工林区有害生物发生分析
预计森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70.64万亩,中度与重度发生面积将为233.83万亩左右。其中虫害发生面积98.90万亩,病害发生面积6.59万亩,鼠害发生面积165.15万亩。
6.草原有害生物发生分析
预计草原鼠虫害发生总面积约994.9万亩,其中鼠害528万亩左右,虫害 466.9万亩左右。鼠害优势种主要是达乌尔黄鼠,危害区域主要是西部松嫩地区。虫害主要是土蝗灾害,重点防治区域是西部松嫩草原。另外还要加强对亚洲飞蝗、草地螟和苜蓿人工草地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三、2015年可能发生的主要农业自然灾害预测
1.春季西南部干旱。
2.三江平原东部和黑河局部春季内涝。
3.夏季阶段性低温:预计夏季有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
4.主要病虫草鼠害: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大斑病有重发趋势;黏虫有发生可能,玉米螟将偏重发生;草、鼠害及药害将重于常年。
5.冰坝、春汛: 黑龙江上游、松花江中下游发生冰坝或卡塞的可能性不大,局部可能发生卡塞。东部地区中小河流春汛。
6.森林火灾:大兴安岭火险等级偏高。
7.局地洪涝、风雹灾害。
四、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对策建议
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今年热量条件虽然接近常年,但少于近几年,因此建议粮食生产禁止越区种植,要将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考虑夏季低温的可能影响,将抗低温特性作为选种的参考因素,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建议适当调整种植结构,按需求增加青贮饲料的种植面积,提升“过腹转化”能力。
2.做好春季西部抗旱、东部部分县市除涝的准备,还需防范初夏干旱。东北部和黑河部分县通过扬灰、捞耙等机械措施进行活雪,在积雪较深的地块开冰雪槽,加快积雪融化。同时西部易旱地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实施高炮、火箭、飞机等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各地注意截蓄桃花水,以备抗旱之需。
3.密切关注东部地区春汛,尤其加强中小河流防春汛。注意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来水情况,加强对黑龙江上游开江形势观测,做出预警及动态分析预测。建议开江期适当调控莲花电站和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出流过程,保持稳定放流量,降低松花江中下游产生冰坝的可能。
4.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强化林火监测预警和扑火组织,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责任制。
5.夏季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有重发风险,建议水稻和马铃薯种植区科学防范合理施药。并加强重大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开展病、虫、鼠情监测调查,掌握病、虫、鼠害发生动态,提早发现,有效防治。
6.根据分析夏季低温冷害发生的风险在增大。需关注低温冷害,加大预测和防御措施研究,提升农业抗御低温冷害能力。
7.建议加大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数量,确保补种、改种等救灾需要。
8.盛夏暴雨时段集中,局地短时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多发,注意预防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建议专家:
矫 江&nbsnbsp; 省农科院
宋丽华 省气候中心
姜丽霞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王春荣 省植检植保站
周彦春 省种子管理局
孙国芝 省森工总局营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