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科协2016年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  |  来源:  |  更新时间:2016-03-08

各市(地)科协,绥芬河市、抚远县科协:

  现将《黑龙江省科协2016年科普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2016年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和科普工作。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6年3月8日

黑龙江省科协2016年科普工作要点

  2016年,黑龙江省科协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党组的指示要求,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为主线,以主题科普活动开展为载体,以科普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十三五”末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7%为目标,充分发挥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紧紧依靠全省学会和各级地方科协组织,广泛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围绕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和公众需求,不断提升科普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推动科普人才建设和科普产业发展,为推动我省“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一路一带”建设,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履行科学素质办工作职责,全面启动“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1.全面启动“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印发《黑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相关内容纳入到黑龙江省“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之中。召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总结“十二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成效和经验,表彰实施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面部署“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

  2.建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动员体系。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联合协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凝聚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共建机制建设,将“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细化和分解到各地并提出指导建议,签订全民科学素质共建协议,推动层层落实。

  二、推进科普信息化工作,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3.组织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推动传统科普渠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的融合模式,实现科普的跨媒体、跨终端传播。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为:以科普个性化服务为核心,采取公众参与、用户生产内容、全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建设一个联通公众与公众、公众与网站、公众与新媒体的信息开放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形成“全民参与、技术支撑、资源共享、联通互动”的“互联网+”科普氛围,凸显“迭代发展、开放合作”的科普特色,围绕群众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合力打响“科普龙江”品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体两驱三服”,即建设一个集科普官网与科普新媒体传播平台为一体的科普宣传载体,以科普惠农云服务平台和科普资源共享共建平台为两驱支撑,针对农村科普、社区科普及青少年科普等科普重点人群展开主题科普项目。

  4.组织实施科普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建设以网络信号和无线WIFI覆盖为实施基础、以网络平台和移动客户端为信息化科普手段、以多种线下科普活动为补充、以丰富的科普内容为支撑的科普信息化体系,营造浓厚的科普学习氛围,用科学的力量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助力实现黑龙江省2016—2020年脱贫目标。

  三、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建共享,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5.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贯穿于科普工作始终,促进科普基础设施资源在全社会的开放共享。继续做好农村科普宣传栏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并对2015年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追踪问效。探索建立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流动大篷车四位一体的科技馆科普传播体系。开展电子科普画廊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在城区推广。广泛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协调有关部门推动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单位强化科普教育功能,引导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动植物园等公共场所增加科普互动体验环节,鼓励科研机构、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向公众开放其所属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馆、设施。

  6.推进科普资源开发开放。充分利用和发挥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与集成工作。围绕法律知识和绿色食品等方面内容开发科普挂图、图书、影像、动漫、微电影等科普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办好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展品研发和特色活动,探索科普旅游试点工作,开展“科普一日游”活动。

  7.构建科普示范体系。组织开展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推动基层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开展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e站、科普示范街道、科普示范市场、科普示范企业、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典型示范引领全省科普工作的开展,形成科普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主题科普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8.精心组织策划科普品牌活动。广泛开展一些规模大、历时长、参与面广的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让科普活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和异地联动的局面,营造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大科普工作氛围,推动形成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结合公众需求,认真组织好“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科普活动。

  9.积极开展各类公共科普服务活动。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反对邪教迷信等民生热点问题,加强应急科普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做好相关科学知识的释疑和宣传,引导公众科学应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意识,增强运用科学知识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五、聚焦重点人群的科普行动,带动全体公民科学素质提高

  10.围绕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新目标,深入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和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加强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黑龙江赛区的组织管理。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馆校结合”系列活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高中生英才培训计划,着力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统筹城乡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创新开展农村青少年科普活动。

  11.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新要求,深入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组织召开全省“银会合作”会议,探索建立健全“银会合作”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建立、完善科普惠农专家库,探索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新模式。组织召开全省农技协现场经验交流会,树立先进农技协典型,打造农村科普推广服务2.0版农技协,协同农业部门将农技协纳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进行奖补,发挥奖补对象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农技协领办人农技交流系列培训活动、全省科普之冬活动、科普大集活动,推广农业科技活动,重点宣传法律知识和绿色食品知识。

  12.围绕城镇社区居民智慧生活新方向,深入推进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突出做好城镇社区新居民、老年人群等的科普工作。充分发挥老科协作用,积极推动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围绕智慧生活、科学饮食、健康卫生、节能环保、反邪教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科普活动。与兄弟省份科协建立合作关系,组织社区科普人员跨省交流学习,打造科普示范社区。

  13.围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的新需求,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工作。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的职业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专题科普报告会、科普讲座、科普进机关等活动。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读一本科普书、听一场科普讲座、参加一次科普活动”。

  六、建立健全科普工作机制,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14.推动科普人才培养,完善科普志愿者服务机制。加大对科普专职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媒体科普宣传队伍。大力宣传表彰科普工作者先进典型,调动和激励懂科普、有热情、能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加强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筹建成立黑龙江省科普志愿者协会,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机制。

  15.推动科普产业发展,走市场化办科普之路。各级科协组织要发挥优势,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推动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推动科普展览、展品和新媒体科普产品产业发展,促进科普产品设计制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附件:《2016年黑龙江省科协科普工作形象进度表》.zip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