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为了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县科协、县气象局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举办气象科普夏令营活动,开启气象科普研学探秘之旅。
来自县第一小学的40名三年级同学和科技辅导员老师以及县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有关领导、老师,参加了开营仪式。此次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主题是“圆梦蒲公英、关注新气象”。目的就是要通过科普研学、调查体验活动,为同学们开辟一个拓展科学视野、普及气象知识的第二课堂,通过实地调查研学、观看科普视频、听取专家讲座等形式,了解我县气象事业的历史变迁,探寻天气预报的神秘与神奇,感受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和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
简短的开营仪式结束后,小营员们在科技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乘坐大巴前往地处县城南郊的县气象局,开启了向往已久的气象科普研学探秘之旅。
在气象观测场,县气象台罗台长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降水观测仪、雪深观测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闪电定位仪以及风速、温度观测仪等十余台先进气象自动观测设备的科学原理,初步了解了气象观测数据自动采集流程。
同学们在参观人工降雨设备并认真听罗台长讲解人工增雨高炮和人工增雨火箭的科学原理。
同学们在参观大厅内陈列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展板。
在天气预警中心,罗台长向同学们介绍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即每天采集的气象数据先上传省气象台,经过会商后再向公众正式发布,确保了天气预警的精准度。
随后,同学们还观看了气象灾害科普短片《小熊旅游记》。
最后,同学们在会议室听取了县气象专家杨华威高级工程师作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
从萝北气象事业发展史开始讲起,再到萝北气候的特点;从1毫米降水相当于地面上下了多少公斤的水,再到冷空气的发源地北冰洋和西伯利亚;从人工降雨技术,再到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杨工程师由浅入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萝北气象史的历史变迁,普及了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的责任意识。
短暂的气象科普夏令营虽然结束了,同学们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全国低碳日”。但是科普研学之旅,却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低碳环保的蒲公英种子,正在萌动、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