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记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候选人孙明明
作者:  |  来源:  |  更新时间:2020-09-25

孙明明,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省新长征突击手、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先后主持完成国防重点及各类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五年来,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共获得各级项目经费支持2000余万元,产品创收5000余万元。

孙明明长期从事国防重点型号配套的粘接及密封材料的研发工作,多数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在重点型号如“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航空多种飞行器中获得了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代表性的科研工作中,J-216胶攻克了室温固化速度快、配比窄的技术难题,胶粘剂刚性和柔性可通过配比来改变,对玻璃和金属粘接强度高、应力小、耐水性、耐介质性、耐老化性和耐高低温循环性能优异,与美国先进胶种的性能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J-168胶粘剂解决了室温固化胶粘剂的耐高温、强度低、高温耐久性差、适用期短、短时间内固化程度低等关键问题,产品综合性能全面超过俄罗斯同类产品,成功替代俄罗斯某胶粘剂,耐热氧老化(200℃,2000小时)性能优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HJ-300胶粘剂首次采用非溶液型机械化学接枝方法合成了高门尼粘度固体羧基丁腈橡胶,胶粘剂耐热老化、耐湿热老化、耐介质性能优异,综合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光纤陀螺、激光陀螺、液浮陀螺等惯性导航精密器件的需求,孙明明提出了“宽温区稳定性材料”的概念,开展了聚氨酯体系、环氧树脂体系、丙烯酸酯体系及复合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固化、加热固化、紫外光固化等领域前瞻性、开创性的研究。通过探讨高温、低温较宽温区内模量及线胀系数等性能的波动性、平稳性,探索应力场、热力场对性能稳定的影响,观察温度交变、热循环及热老化历史的影响,拓宽了陀螺用材料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孙明明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舍小家为大家,为科研事业默默奉献。他秉承着团结、进取、能攻关、善打硬仗的精神,在科研一线奋力拼搏,为国家和地方科技与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