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端现代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到泥泞湿滑的水稻选种试验田,从白衣庄重的科学家到草帽工装的“老稻农”,这是一名水稻育种专家的工作写照。
聂守军,男,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二级研究员,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水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黑龙江省农科院“农科英才计划”专项首席科学家,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他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农村部“948”计划、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招标项目等项目及课题20余项,累计经费达1300多万元;获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在聂守军的带领下,绥化分院水稻育种团队围绕黑龙江省育种需求,积极开展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育种工作,选育“绥粳”系列水稻品种34个,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2亿亩。其中,“绥粳18”成为2017年以来我国单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受到种业、稻农、米业领域及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被评定为黑龙江省十大优质米品种。
“渴了一瓶水,饿了一桶面,累了地头打个盹,手里常握调查本”,这是聂守军的工作常态。经过多年奋斗,他带领的团队实现了从“活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式发展。团队累计实现水稻新品种转化金额6878万元,其中,“绥粳18”实现成果转化金额4100万元,连续创造黑龙江省水稻单品种成果转化金额最高记录。
“我们的团队强大了,成果丰富了,就更要全力挺进科技服务‘三农’、美丽乡村建设主战场。”聂守军时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自担任黑龙江省水稻体系首席专家以来,他带领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栽培、植保、加工、质量检测、产业经济等领域30余位专家,召开现场会20余次,组织科技人员、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累计3000余人参会观摩,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实现了新成果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对接,加快了科技成果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使聂守军认识到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的重要性,更加激发了他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撸起袖子加油干,谱写农业新篇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当下,着眼未来,他又一次为自己树立新的工作目标:立足国家需要,将中国人的饭碗装满自己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