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作者:  |  来源:  |  更新时间:2021-01-08

2016—2020年,省社科联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界的智力优势、阵地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理论解疑释惑和引领思想作用,充分发挥社科普及和宣传推介职能,创新宣传服务载体,改进惠民服务方式,为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贡献力量,为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一、获得荣誉

1.由省社科联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龙江讲坛”大型公益讲座品牌,自2006年创立,以启迪民众智慧,注重人文熏陶,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为宗旨,至今已举办讲座650余期。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6年,承办单位省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部被中宣部、中组部等9部委授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被省委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2018年,被省直机关工委命名为首批省直机关党建活动基地,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

2.2016-2019年,省社科联连续四年荣获“黑龙江省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

3.2018年,省社科联荣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推荐优秀组织奖”。

4.2020年,省社科联荣获黑龙江省第六届黑龙江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

5.省社科联系统多名科普工作者荣获“全国科技活动周突出贡献奖”。

6.省社科联系统多名科普工作者荣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

二、工作成效

(一)省社科联社科普及工作相关制度建设制定与完善情况。一是制定《黑龙江省社科联“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中明确了“社科普及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和“加大科普惠民力度,提升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主要任务,明确了科普工作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途径。二是制定完善相关社科普及工作制度,科学规范科普活动项目管理流程,提升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制定、修订了《黑龙江省公益讲座协作会章程》《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活动委托项目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社科联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龙江讲坛”管理办法》《公益讲座协作会意识形态备案表》。为加强和规范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组织管理,提高科普活动实施质效,采取科普活动委托项目形式进行规范管理,制定了省社科联科普活动委托项目立项通知书、合同书、结项通知书,对科普活动项目严格审查备案管理。

(二)持续开展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依托“龙江讲坛”主阵地,平台优势、师资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发挥基层理论宣讲平台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发挥党建活动基地作用,组织策划开展系列专题、主题讲座,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

1.巩固壮大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开展政策解读和理论宣讲。一是2016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践行‘两学一做’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开启龙江振兴新征程”“全面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3场专题报告会;二是2017年,策划开展了学习中共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报告会2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3场;举办“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节点——互联网+ ”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会”2场政策解读专题讲座。三是201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龙江讲坛走进鹤岗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七台河市系列基层理论宣讲专题报告会,各市、各区县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2000余人聆听了报告。四是2019年,围绕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基层,面向全省领导干部进行理论宣讲和教育培训,共举办主题教育系列报告会11场,省直机关、市直机关70余家单位,9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学习强国”平台、“黑龙江宣传”公众号等给予宣传报道,为主题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举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1场。五是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精心策划选题,创新讲座形式,开展“学两会 话民生”系列科普云讲座5期,20余万省内外听众在线收看,听众来自全国100多个市(区),覆盖黑龙江省13个市(区),中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参与学习,企事业单位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省直机关学习讲坛”共同举办民法典宣讲专题讲座,100余家中省直机关组织线上收听观看。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举办专题教育讲座。发挥龙江讲坛党建活动基地作用,配合主题党日活动,围绕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宣扬先进典型,为领导干部定期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国防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等专题讲座。其中,举办了纪念哈尔滨解放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系列和专题讲座,走进监狱、省消防救援总队、武警哈尔滨支队等单位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专题讲座,走进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举办“红色记忆——走近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等主题讲座,拓展宣传教育平台,为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选送龙江网络特色课程,用先进文化立根铸魂、凝聚力量。

(三)创新发展社科普及工作新模式。依托省社科联官网、官微,龙江讲坛公众号,微信群组等新媒体,打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创新开展线上科普云讲座、线上科普基地云展厅、线上电子科普书架云阅享,探索“互联网+科普”服务惠民新模式,提升社科普及传播能力,拓展服务受众群体和宣传覆盖面。

1.创新“龙江讲坛”发展新形式,推出系列科普云讲座。一是2017年起上线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众号“图书馆公开课”栏目,策划讲座线下线上同步开讲。二是2019年底与“直播龙江”平台合作6期直播讲座,同步上传至“龙江讲坛”公众号“讲座回顾”栏目,方便社会公众回看。三是与省广播电台合作,开设电台微讲堂社科专家“今天5分钟”栏目100期。四是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创新线上直播讲座模式,开展科学防疫科普宣传教育系列讲座,近6万省内外听众在线收看,产生热烈反响和好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对科普云讲座予以报道,省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专报刊发。线上讲座“科学防疫 健康生活”“学两会 话民生”“文艺家说”“黑龙江的诗与远方”“教育专题系列”系列科普云讲座15期,直播讲座延续上新。

2.聚焦社科普及宣传新平台,推出线上科普惠民服务。一是拓展“龙江讲坛”公众号功能,在“线上讲座”专栏新增设“直播讲座”“云讲座回看”“讲座回顾”子菜单,完善加强公众号的实用性和服务性。疫情期间,多家高校将科普云讲座作为学生网课资源,哈飞集团将科普云讲座作为疫情期复工复产学习培训内容,直接受众5万人次。二是加强舆论引导。疫情期间,在社科联官网“抗击疫情—科普知识”栏目转载推送疫情防控信息100余篇,在社科联官网“抗击疫情—社科之声”版块推送抗疫科普稿件24篇,在社科联官网“抗击疫情——科普知识”专栏发布“科普基地在行动”专题,宣传推介东北烈士纪念馆、瑷珲历史陈列馆等有代表性的科普基地。

3.探索科普读物创作新途径,开启线上科普读物云阅享。一是在2020年“世界读书日”和第六届龙江读书月期间,推出“世界读书日·悦读经典”线上云阅享活动,推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电子书架,上架《龙江讲坛系列讲座·传统文化卷》《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科普手册》电子书。通过线上科普云服务,向社会公众推介优秀科普读物,扩展宣传覆盖面,满足不同人群阅读需求。二是在“龙江讲坛”公众号“线上讲座”专栏增设“讲坛丛书”菜单,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电子书架同步,拓展公众阅读途径。三是编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科普手册》,分页制成图片在省社科联官网、官微同步推出,“学习强国”黑龙江平台“防疫科普”栏目重点推介手册全部内容。

(四)持续办好大型公益讲座“龙江讲坛”,联合全省公益讲座协作成员单位协同发力。一是龙江文化名片——公益性讲座“龙江讲坛”,创办十余年长盛不衰,是党委政府理论宣讲的重要阵地,省外名家做客龙江的首选平台,市民百姓零门槛、无围墙的文化课堂,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举办名家讲座,先后邀请王蒙、阎崇年、单霁翔、黄文虎、欧阳自远等文化名家和两院院士百余位;开展系列讲座,常设科技周、美好生活、文旅融合、文艺家说、弘扬传统文化等精品系列讲座;配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时间策划主题讲座,推出“科学防疫 健康生活”和“学两会 话民生”系列科普云讲座,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报告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讲座,开展国防教育、形势任务、宪法宣传等专题报告会。深入基层开展五进讲座,精准发力、明确供需、定制菜单、悉心策划,每年开设10余场专题讲座,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在社会科学普及与理论宣传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由省社科联发起的全省公益讲座协作会,以搭建省公益讲座资源共享的协作平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合作交流为宗旨,公益讲座覆盖面影响力逐步扩大,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发展成员单位41家,涵盖市地(区)社科联、高校社科联讲座,以及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讲座。

(五)强化引领和服务职能,推动重点科普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省社科联作为全省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参与“科技周”和“科普之冬”活动。每年围绕活动主题,策划印发《省社科联科技活动周方案》和《省社科联科普之冬活动方案》,开设“科技周”系列讲座,联合市社科联组织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百余项,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月。每年9月至12月,面向市(区)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全省公益讲座协作成员单位、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围绕主题,征集开展讲座、咨询、宣传、展览等形式的社科普及活动,每年约200余项。科普活动月已发展成为活动覆盖面广泛、参与人数众多的科普形式,为推动公众社会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为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思想理论支撑。三是做好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工作。社科普及基地依托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发挥科普宣传和文化展示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截止目前,省社科联与省委宣传部已共同命名认定三批次24家科普基地。

(六)推出精品讲座丛书等公共文化服务衍生产品,宣传推介优秀科普图书作品。一是省社科联从2012年至今陆续出版6卷龙江讲坛系列讲座丛书。2018年出版了《龙江讲坛系列讲座·社会文化卷》《龙江讲坛系列讲座·地域文化卷》,2020年出版了《龙江讲坛系列讲座·传统文化卷》,精选龙江讲坛名家代表讲座,原汁原味地呈现讲座内容,受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欢迎。二是为弘扬龙江优秀精神。2019年编印《红色记忆》系列普及读本。三是疫情期间,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科普手册》,内容涵盖防护常识、心理和生活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等内容,图文并茂,便于操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已印制17000册,面向机关和基层社区发放,助力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四是荣获全国、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近30项,举办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巡展,面向全社会开展社会科学普及读物阅读推广。五是进高校、进公共文化场馆举办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巡展。为大众搭建与我省社会科学最高研究领域近距离接触的学习平台,推动社会科学普及传播主流思想、凝聚社会共识、服务社会大众。

三、存在问题

1.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还存在薄弱环节。审查与备案制度还不够完善,对龙江讲坛、公益讲座协作会成员单位、社科普及基地、科普活动项目等审核备案没有做到全覆盖。科普活动阵地管理存在权责不明晰,指导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

2.社科普及资源向基层延伸不够。深入基层现场指导参与活动占比低,参与度不高,跟踪问效不及时。社科普及平台资源整合、社科普及覆盖面不够。科普基地品牌的引领示范效应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推动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向基层服务延伸不够。

四、下一步计划安排

1.加快推进社会科学普及立法工作。《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目前为二类立法项目,省社科联作为立法起草单位,在立法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开展调研论证工作,采取线上交流和线下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其他省(市、区)的社会科学普及立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广泛征求实际部门、立法专家、社科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在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带领下,修改完善条例(草案)文本,力争尽快完成社会科学普及立法的前期工作。

2.强化对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的整合和覆盖延伸。作为社科普及工作的牵头单位、监管部门,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工作调研,掌握基层科普工作发展问题和现实困难,探索科普工作发展新模式和新途径。拓展市地科普工作平台和职能,探索科普活动项目属地化管理,推动社会科学普及资源向基层延伸。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0年8月16日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