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科学素质纲要“十三五”自查报告
作者:  |  来源:  |  更新时间:2021-01-08

自2016年纲要“十三五”工作开展以来,佳木斯市纲要办按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工作积极性,团结协作、互相配合,面向基层、服务民生,以提升四大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为核心,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按照省科协《关于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十三五”期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落实情况。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落实情况

1、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竞赛活动。

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信息学奥赛等青少年专业科技赛事的举办,培养了全市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未成年人科普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我市推荐至省科协参加各类比赛的项目也屡屡获奖,获奖率达到80%以上。青少年科技节设置的航模、创客等10项比赛,为全市青少年及科技创新逐梦者提供了展示平台。组织我市中小学生参加全省环保系统“LOGO设计大赛”、“自然为我、我为自然全省中小学征文”等五项系列大赛,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在全省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市举办的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参与人数众多,发挥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实现了“小手拉大手,引导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五年来,我市举办的各项青少年科普竞赛活动共吸引中小学生参赛者数十万人,特别是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累计参与人数达到50万人次,创全国之最,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重视和好评。

2、开展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

(1)组织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我市十分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各成员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通过开展高校科学营、“好习惯之星”评选活动、“环保小卫士”书法绘画大赛、“食品安全进校园”、“书香飘万家”、致敬抗疫逆行者《英雄在我心中》绘画征集等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鼓励青少年儿童开拓科学眼界、增长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意识。形成了科技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网络。

(2)开展特色科普宣教工作。我市将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内容纳入大中小学的教育课程和各类社会培训体系之中,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基本都开设了环保及环保有关的课程。将科普宣传纳入课程设置,提升中小学生重视程度,有效增强科学知识普及力度。发挥好“青少年维权一站式”服务中心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作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法治宣传、咨询、援助等服务,在线上开展学业科技辅导与心理疏导,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实情况

我市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社区组织、主要单位牵头、社会公众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在社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1、组织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世界环境日、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的开展,为社区居民打通了获取权威信息的重要渠道。精心制定活动方案,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开放科普场馆、宣传进社区、实际操作演练等有效宣传方式,传播科学理念,普及各类科学知识,增强居民科学技能。五年间,各类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中,共制作展出宣传板600余块,参与活动人数2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极大的促进了我市城市居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2、做好城镇职工技能培训工作。一是结合我市实际,落实和推进“98113”龙江技能振兴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12类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镇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水平显著增强,重点群体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升。二是依托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举办开设家政服务、编制、母婴护理、烹饪等妇女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通过开展电商培训、建立巾帼电商示范基地,引导妇女走电商创业就业之路。三是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设置电工、数控车工、计算机调试员、养老护理员等十一个工种,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争创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广大职工努力学习知识、刻苦钻研技术。我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高技能人才培训1.1万人。

3、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助力作用。一是利用VR、H5等前沿先进技术,拍摄我市全域候鸟回归、开江流凌、杜鹃花开、农业丰收等自然科普宣传片,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上持续推进我市旅游和科普信息。掌上佳木斯通过多种传播形式,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在平台显著位置开设“青少年科技节”等活动专题,积极宣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二是在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中增加科普内容的报道数量,涵盖我市学术交流报道、科学知识讲坛、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等各科普内容。佳木斯日报还先后开设了《科技人.创新路》、《助力佳木斯科技先行者》等专栏,先后刊发了200余篇稿件,刊发《科技视界》专版60余个。“十三五”期间,共在15档栏目中播发科普宣传报道17000余条,开设科普专栏7各,制作科普宣传片120余条。形成自媒体参与互动、新媒体热点推送、主流媒体关注报道的全网覆盖宣传格局。

(三)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实情况

1、做好农村科普宣讲工作。以“科普之冬”、“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实施工作为依托,积极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一是做好农业培训工作,确保学员既要掌握国家政策,又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同时还要树立起现代农业的经营理念。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深入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传授现代农村经营管理理念,宣讲品牌农业和市场营销知识,推广重大农业技术,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加快培养一支适应和服务农业强市建设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二是做好农民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科普宣传展示、科普大屏展播等科普宣传活动,不断促进农民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用的生活技能,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还通过普及新媒体应用技术,指导农民学习运用微信、视频软件收看农业直播、在线专家讲座等最新的农业科技咨讯和内容。培训产业带头人8000余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人数2363人,通过线上培训等方式,辐射培训人数10万余人。

2、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搭建多种平台和载体,提高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助力农民工转型升级,把课堂开在工地、田间地头及社区,解决工学矛盾,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体就业创业能力、融入社会的综合素质。利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及活动阵地,借助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优势资源,强化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尝试“互联网+妇联家政”培训和用工方式,带动更多的农村失地妇女进入家政服务行业。“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万余人次,极大的促进农民劳动技能的提升。

(四)机关干部科学素质行动落实情况

围绕中心工作,把组织需求与干部需求结合起来,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精心组织、灵活多样地开展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品质和专业化能力。通过主题科普宣传日,对机关干部进行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在机关食堂布置科普宣传栏,大力倡导垃圾分类、杜绝浪费等公务员适用的宣传内容,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科学素质,树立良好健康的城市生活理念。

二、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保障和服务条件的情况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立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23家市直单位(后由于机构改革调整为21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办公室主任由市科协主席王双兼任。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纲要》工作落实情况,切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2016年佳木斯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了《佳木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方案》将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明确分工,由此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市领导小组的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加强公民科学素质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任务,按照“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把本单位科普工作贯穿于《科学素质纲要》框架里,实现本单位工作和《科学素质纲要》的有效对接,形成全市科学素质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经费、设施保障情况

1、经费保障情况。“十三五”期间,市财政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其中:

2016年度预算安排专项业务费49,320元,其中用于青少年科技活动10,000元,用于科普画廊4,320元,用于科普之冬25,000元,用于科技奖励10,000元。

2017年度预算安排专项业务费49,320元,其中用于科普活动29,320元,用于青少年科技活动10,000元,用于科技奖励10,000元。

2018年度预算安排专项业务费49,320元,其中用于机器人竞赛5,000元,科普画廊4,320元,科普之冬25,000元,学术交流活动10,000元,创新大赛5,000元。

2019和2020年度,市财政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专项业务费安排政策进行了调整,即从2019年开始,各部门和单位的专项业务经费不在部门预算中体现,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实际,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向市政府提出专项业务经费申请,经市领导签批后由财政部门及时拨付。

2、设施保障情况。《佳木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划。新建、改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文化设施,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市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启动市级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达标建设工程,加快县级“两馆”达标建设,推进“百村影院”、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行政村建有一个文化活动室和一个1000平方米文体活动广场。建设“数字图书馆”、“群众文化远程指导网”等覆盖全市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

三、《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我市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够广,有局部实施,但整体推进还不够深入,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有畏难情绪。二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科普宣传员队伍。三是经费困难,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专项经费不足,工作缺乏有效手段,无法保障整个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我市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新机制、新方法,制定和完善组织管理、社会责任、保障条件及考核监督办法等操作性强的科普工作具体措施,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的落实。按照《纲要》提出的“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搭建平台。

2、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科普法》要求,继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制定和完善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社会责任、保障条件等各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的落实。

3、不断创新科普宣传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各成员单位的特点和优势,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四类人群的科学普及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以社区、农技协、学校为活动主体,以城镇居民、农民、学生为宣传对象形成的大协作、大联合、大服务活动,逐步形成大协作工作格局,为基层服务。

4、开发整合资源和加强队伍建设。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发和整合科普人力资源、阵地设施资源和科普信息资源,进一步扩大共享范围。特别要重视科普宣传员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科普宣传员的作用。

佳木斯市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8月19日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