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科协党组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群众,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目前,纳入办实事台账的实践活动任务已全部完成。按照省委党史学校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台账清单项目进度情况的通报》有关要求,现对省科协“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果进行公示。
一、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着力为科技工作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组织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提升计划”。通过建立“一库”(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库)、实施“一工程”(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搭建“一平台”(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举荐表彰平台),将我省优秀科技人才聚起来、扶起来、用起来、管起来、树起来,为打造我省科技人才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印发了《黑龙江省科协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关于建立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库的通知》,面向全省征集到近千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信息,平台框架结构已搭建好,待试运行稳定后可全面推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储备。
二是激发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重点推进“科技服务团”和搭建“赋能组织”平台建设。支持了8个项目组建“科技服务团”,结合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实施创新方法培训,通过线上推广普及培训和企业带题培训两种方式进行。其中,推广普及培训全省有1427人注册观看,点击量达11246人次;企业带题培训以项目化方式支持部分市(地)科协进行,参训人员达1000人,培育62支创新团队,孕育42个创新项目。开展企业创新方法培训,有3800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点击量近5万人次。举办了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企业创新方法专项赛黑龙江赛区竞赛,180个创新团队项目,近600余名一线企业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我省有9支团队参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三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中央广播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的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接受了省广播电视台专访,党员干部畅谈了学习体会和感悟。开展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在“学习强国”平台大力宣传入选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持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开展刘永坦院士、杨士莪院士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讲好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党报国故事。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哈尔滨站活动。启动我省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工作,以我省院士和杰出科技工作者为线索,弘扬科学家精神,揭示我省科技发展成就。
四是广泛动员学会发挥自身优势办实事。指导省级学会面向广大会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科企对接咨询问诊会、专家讲坛、科技创新政策解读、投资路演等活动16场。省生物工程学会组织涉农专家先后深入方正县德善乡安乐村、勃利县青山乡奋斗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春耕助农实践活动,到哈尔滨市幸福中心小学开展“助力学校文体发展·关爱学生健康成长”捐赠活动;省防痨协会组织传染病防控专家深入一线对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核酸采集等工作进行指导;省科技创新协会为3000余家中小企业举办创新能力提升政策培训,为3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省植物保护学会举办植保技术网络大讲堂,培训全省植保技术人员及农民10万人次。
二、推进科普资源下沉,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科普文化需求
一是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全省共注册科技志愿者18945人,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556个,开展活动601次。广泛开展“丹心向党·自立自强”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先后组织成立了2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技志愿服务队,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了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免费义诊、特色种植田间展示交流、新中国科技发展史宣讲、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拓展科普服务新的渠道。开展“学党史·强科技 科普服务进地铁”活动。在哈尔滨地铁1号线、3号线11个站点利用200个视讯、灯箱等媒介设置科普宣传栏板、专题海报,印制3万份科普知识手册,开展疫情防控、疫苗接种、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等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知识普及和新发展理念宣传。与黑龙江交通广播合作开通“省科协科普直通车”。通过《资讯早车》《一路有你》栏目,面向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和乘客等群体每天早晚黄金时段开展健康、防疫、环保等科普宣传,扩大科协工作社会影响,提高科普传播精准度和时效性。
三是开展“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龙江科普大篷车惠民联合行动”。依托科普大篷车搭载省级科普资源,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有效供给。投入400多万元在全省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分别建设1个科普体验馆;通过举办党史宣讲、搭建红色科普画廊、科学家精神宣展、乡村振兴讲座、科普现场秀等活动,科普大篷车先后深入明水、富裕、龙江、汤原等市县,进实践中心、进校园、进农村、进军营,切实发挥传递党中央声音、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精神等价值引领作用。
四是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启动全省科普应急响应与联动机制,发挥科学素质融媒体优势,整合“科普中国”及科普信息化平台,普及科学防疫与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民防疫意识和能力。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参与防疫科研攻关、决策咨询和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直属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直机关工委部署,在九月疫情发生后省科协党组迅速响应号召,组织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共12人下沉社区参与疫情控工作,发挥科协“科普抗疫”优势,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三、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入点,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科技经济融合。以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园区为重点,引入中国科协高端资源,助力地方破解难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制发了《黑龙江省科协落实“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深度打造“科创中国”龙江品牌。深化与中国科协的省会合作,建立了“四煤城”一体化协同和轮值机制,重点打造七台河“样板间”,成功举办了“科创中国@黑龙江煤炭资源型城市(七台河)转型发展高峰论坛”和“科创中国·七台河创新发展论坛”,签订13项技术合作协议,建立4个产学研创新赋能组织。哈尔滨新区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园区,依托省科学会堂创建了“科创中国”公共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黑龙江中心站。
二是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探索建立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工作体系,制定《黑龙江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在黑龙江日报开辟《“碳达峰、碳中和”科普新生活》专栏,在极光新闻开展“双碳”环保知识·“科普龙江行”宣传推广活动,制作50余个专题微视频、阅读量超10万。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龙江金秋科普月活动,采取“赛展服联合、科技场馆联线、省市两级主场联动”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00余场,以各种形式推出主题科普活动491场,参与公众达500万人次,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发展、健康生活的浓厚氛围。
三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我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专题调研,网上调查并收回问卷9813份,有效涵盖了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域基层单位;先后召开4次科技工作者座谈会,邀请50多位青年科技人才座谈,形成了关于《支持我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对策建议》的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我省青年科技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四是搭建服务乡村振兴新的平台。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省科协与东北农大成立科技小院联盟,开展科技小院试点工作,设立亚布力生猪、五常水稻、铁力平贝、逊克大豆等我省首批10个科技小院试点项目,创新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产学研结合,搭建科协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新的平台。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调宣部部长王永成同志到密山市和平乡新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省科协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支持帮扶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15万元经费,启动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帮助销售花生、地瓜、菇娘等经济作物,帮助农户增收近2万元;筹集资金5万余元,彻底解决了新城村污水池污染环境问题;筹集资金15万元,维修农田路20余公里,清理了村组主路边排水壕10余公里受益农田面积近1万亩。
以上内容公示期为2021年12月16日至20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实名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内容具体详实。联系人:张玉和,受理电话:(0451)82624270。
省科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16日